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貴州局召開礦山監察重點工作通報會暨礦山安全生產宣教座談會
5月29日,國家礦山安監局貴州局召開礦山安全監察重點工作通報會暨礦山安全生產宣教座談會,會議邀請中國應急管理報(中國煤炭報)、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日報等媒體參加,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魯邦澤同志出席。
會上,國家礦山安監局貴州局通報了今年以來全省礦山安全監察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與三家新聞媒體簽署了合作協議,各新聞媒體有關人員進行了交流發言。
魯邦澤強調,要深刻認識宣教工作對推動礦山安全高質量發展的極端重要性,通過正確的輿論引導和監督有效動員全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礦山安全生產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要充分肯定貴州礦山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不斷總結礦山領域“打非治違”、典型違法案例曝光、礦山督導幫扶成果等方面宣傳經驗,持續鞏固提高,堅持久久為功。要牢牢把握繼續做好貴州礦山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的重點要求,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指示批示和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礦山綜合整治及瓦斯專項整治行動、先進事跡等七個方面深入挖掘報道。通過宣傳有力有效講好行業好故事、展示行業好形象、傳播行業好聲音。
山西強化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
為加強和規范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實現煤礦水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有效防范煤礦水害事故,山西省應急管理廳(省地方煤礦安全監督管理局)近日研究制定《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辦法(試行)》,要求各煤礦企業真普查、普查真、真治理,動態推進,精準掌握采掘區域各類水害隱蔽致災因素,確保煤礦開采活動區域內水害情況查清楚、治到位。
《辦法》要求,正常生產、建設的煤礦必須開展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長期停產、停建的煤礦在復產復建前必須完成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范圍應當為全井田及開采可能影響范圍,重點為影響未來五年采掘接續規劃的區域。煤礦存在采空區或?。ü牛└G破壞區復采、邊角煤開采、“三下”開采、急傾斜煤層開采、反程序開采等特殊條件開采,新建礦井或生產礦井進入新煤層、新采區開采,減量重組煤礦在開采完保留煤礦資源后按分期開發時序對被重組煤礦剩余資源開采等情形時,必須先行全面查清水害隱蔽致災因素,否則不得繼續建設和生產。
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應當堅持“超前實施、普查清楚、措施有效、綜合治理、科學評價”的原則,煤礦企業要制定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計劃方案或設計,明確普查責任分工、范圍、方法、手段、時限等,全面查清各類水害隱蔽致災因素。煤炭企業及所屬煤礦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是防治水工作第一責任人,必須保障資金投入;總工程師是防治水工作技術負責人,必須組織實施好普查工作和技術管理,嚴格組織會審、審批,確保取得實效。
《辦法》要求,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過程中,對已有三維地震及其它物探資料成果,應結合采掘揭露情況,采用新技術、新方法進行二次精細解釋,有條件的煤礦要開展高密度三維地震精細勘探,實現復雜、小微構造的精細對比、精細標定,提高普查精度。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實施單位,應當重點對普查質量、普查出的水害隱蔽致災因素以及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編制煤礦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報告。
《辦法》要求,煤礦應充分應用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成果,強化“治理有效”,嚴格落實“探、防、堵、疏、排、截、監”等綜合防治措施,在水害隱蔽致災因素未查明或未消除之前,嚴禁進行采掘活動。露天煤礦開采對受影響的含水層或水體,要超前采取疏干、帷幕注漿截流等措施,嚴格控制水體進入采場,并對地下水位、水壓及涌水量進行觀測;對邊坡存在地質軟弱結構面的,要修筑截水溝,防止水滲入邊坡體發生滑坡、坍塌,必要時采用鉆孔樁、抗滑樁等工程措施。要加強監測預警,年底前所有正常生產建設煤礦實現煤礦水害防治感知數據聯網和水害風險在線監測,正常生產建設露天煤礦建設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并實現全國聯網。
《辦法》明確,各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在開展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安全生產許可、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定級、復工復產驗收等工作時,要對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嚴格審查、核查、考核和驗收。將煤礦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情況納入日常檢查執法內容,以嚴格精準執法推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落實落地。
同時,各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將把承擔普查業務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和承擔治理業務的專業施工單位作為重點檢查對象,發現相關機構(單位)不具相應資質、不具專業能力,未與煤礦簽訂專門協議從事普查治理工作,違法轉包、分包,出具虛假、失實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照《安全生產法》及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四川局“五大活動”大力營造“安全生產月”活動氛圍
今年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近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四川局印發《關于扎實開展2023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從6月1日至30日在全省開展“安全生產月”礦山安全宣傳系列活動,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一是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宣貫活動。圍繞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特別是安全紅線重要論述,組織開展宣講活動、發表評論文章或心得體會,各礦山企業通過“安全生產大家談”“班前會”“以案說法”等活動交流學習體會,進行警示教育,進一步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
二是開展安全宣傳“進礦山”“進家庭”活動。通過參加應急管理部、四川省安委會組織的線上活動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四川局組織的“礦山安全生產網絡知識競賽”活動,應急科普“五個一”宣傳活動,推動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各項規定在礦山企業落地落實。同時,通過播放安全公益廣告,張貼或懸掛安全標語、橫幅、掛圖,以及組織媒體及時發布各類安全風險提示信息等,加強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預警和宣傳提示。
三是開展企業主要負責人“五帶頭”宣傳活動。圍繞全國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要求,開展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承諾踐諾”活動,組織宣傳報道企業主要負責人“五帶頭”進展情況。同時,開展“動火作業風險我知道”宣傳和“外包外租大排查”活動等,督促企業加強安全培訓和典型違法案例專題警示教育,向從業人員發放崗位風險告知卡和安全操作卡等,強化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技能。
四是開展礦山安全“五個一”警示教育活動。會同市、縣礦山安全監管部門集中開展“一次行政執法公開裁定、一批典型案例曝光、一場事故警示教育、一次安全生產講座、一次事故應急演練或自救互救技能培訓”等“五個一”警示教育活動,加強問題隱患和反面典型曝光,真正形成震懾,引導礦山企業和廣大職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增強抓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主動性。
五是開展礦山“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6月中旬,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在川煤集團華榮公司石洞溝礦區開展“四川礦山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邀請相關專家講解礦山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開展礦山企業業主、負責人安全承諾簽名活動,同時發動全省礦山企業開展安全咨詢、文藝演出、應急演練等各類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礦山企業職工安全生產意識、能力。
黑龍江部署開展全省國有重點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
按照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礦山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安排部署,為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煤礦事故,黑龍江省煤管局組織開展全省國有重點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會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黑龍江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龍煤集團所屬國有重點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執法檢查的通知》(黑煤管聯發〔2023〕12號),組成三個督察組,由兩局分管副局長帶隊,從5月初至9月底,采取分片包保督查方式,對龍煤集團所屬國有重點煤礦進行全覆蓋檢查評估。
5月中旬以來,第三督查組深入雞西礦業公司,采取“1+N”方式,同步開展重點企業督導檢查、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以煤礦建設項目為重點的執法檢查和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動態抽查,對所屬“五統一”礦井開展重點幫扶指導。截至目前,已對6處礦井開展了綜合督查檢查。督查期間,督查組立足“兩個根本”,加大對煤礦及上級企業督導力度,聚焦控大風險、除大隱患、治大災害、防大事故目標,提出針對性、合理化對策及建議,營造了濃厚的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氛圍。
督查組指出,開展礦山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是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嚴密管控礦山安全重大風險,提高礦山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防范遏制礦山重特大事故發生的重要途徑。
督查組要求,煤礦企業要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切實擔起“第一責任人”職責,強化組織領導,對照井工煤礦465項檢查內容,全面開展各系統各環節自查自改,制定完善問題隱患、風險管控“兩個清單”,形成動態自查自改機制。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排查煤礦安全隱患、狠抓安全防范,圍繞控大風險、除大隱患、治大災害、防大事故目標,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扎實開展全省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確保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向好。
下一步,督察組將按計劃持續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聚焦目標任務要求,不斷加大工作力度,重點從優化采掘布置、強化重大災害治理、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等方面,指導推動煤礦企業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老大難問題和深層次問題,不斷提升煤礦安全基礎工作水平,確保全省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督導西鄉縣人民政府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尾礦庫安全生產暨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視頻會議精神,認真推動礦山綜合整治、露天礦山專項整治、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深入開展,5月23日至26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申旭平帶領監察執法六處對漢中市西鄉縣人民政府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本次檢查采用“督政”和“查企”相結合的方式,先后查閱了西鄉縣人民政府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相關文件、會議記錄、執法文書、工作臺賬等資料,聽取了縣政府及各專委會成員單位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匯報,延伸抽查了蓋仙寺水泥用灰巖礦、涼水溝尾礦庫、瓦刀子石膏礦等6家非煤企業,共查出問題隱患30條,其中重大隱患8條。檢查組對抽查發現的問題隱患全部移交縣應急管理局依法依規進行查處。5月25日與縣政府及其非煤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召開了會議,就監督檢查中發現政府及其部門在非煤礦山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通報,并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議。
檢查組認為,西鄉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政府領導親力親為,各部門間通力合作,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實開展,礦山安全持續穩定,安全生產成效顯著。同時,檢查組指出了西鄉縣人民政府及其監管部門和企業存在的人員配備不全和機構設置不規范、安全管理有漏洞、礦山生產裝備差、應急救援能力不足等問題。
針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檢查組提出四個方面要求:一要聚焦重大隱患抓整改。立足“查大系統、治大隱患、防大事故”,加強對動火、爆破等高風險作業的管控,落實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推動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隱患跟蹤整治,從兩個根本上消除重大風險和隱患。二要聚焦監管責任抓落實。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兩個至上”思想,黨委政府要聚焦工作重點,以“職責清單”制定“年度任務清單”,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要定期研究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難點、堵點問題。督促各監管部門明確責任,形成監管合力。三要聚焦兩項行動抓治理。扎實落實《礦山重大隱患預防和治理2023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結合縣域非煤礦山實際,制定針對措施,全面排查治理非煤礦山存在的重大事故隱患。四要聚焦提級改造抓提升。扎實推進“三個一批”,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企業整合重組,擴大企業規模,不斷推動轄區礦山企業安全狀況穩步提升。